传音 “自救”:在挑战中寻找破局之路

日期:2025-08-22 15:35:16 / 人气:17

2007 年,传音在非洲发布的首款主打双卡双待的功能机 Tecno T780,虽在中国市场并无特别之处,却在非洲掀起了一场销售风暴,年销量突破 2000 万台,成为非洲功能机市场的现象级产品。彼时,中国手机市场蓬勃发展,多数厂商无暇顾及非洲这片人口超 10 亿、手机渗透率极低的蓝海,传音得以在此自由开拓。
时过境迁,随着国内手机市场饱和,非洲互联网程度不断提高,传音的非洲大本营吸引了众多手机厂商的目光。如今的传音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,一方面非洲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曾经的蓝海迅速变红;另一方面,新业务增长点难以寻觅。非洲消费者购买力有限,难以支撑更高的利润率,而供应链成本却因存储产品涨价等因素不断攀升,加之非洲、南亚等地货币贬值风险,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。在新业务拓展方面,无论是向高端机迈进、构建软硬件结合的生态,还是涉足二轮出行、其他数码产品、家电产品线,亦或是开辟新兴市场,都需要大量前期投入,短期内难以见到显著成效。
从传音 2024 年年报数据来看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7.15 亿元,同比增长 10.31%,然而归母净利润仅微增 0.22% 至 55.49 亿元,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 11.54% 至 45.41 亿元,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。据彭博社消息,传音正考虑在香港二次上市,募资约 10 亿美元,可见其对资金的迫切需求,试图以此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中国手机厂商为何押注非洲?

2017 年,中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下滑 4%,这是历经 8 年快速增长后的首次下滑,标志着中国手机市场进入饱和状态。行业分析公司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,中国手机用户平均换机周期从 2019 年前的 16 - 18 个月延长至超 31 个月。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和产品成熟度的增加,使得各大厂商竞争格局趋于稳定,2022 年 618 数据显示,苹果一家手机销量占整体近一半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众多手机厂商将目光投向海外新兴市场寻求增长机会。
据 IDC 数据,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 12.4 亿台,同比增长 6.4%,时隔两年触底反弹,中国手机厂商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份额,去年 4 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市场 56%,而苹果、三星市场份额下滑。在海外市场中,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增长迅猛,据 Canalys 数据,2025 年非洲智能手机市场迎来良好开局,区域出货量连续第八个季度增长,仅 2025 年 1 季度出货量就增长了 6 个百分点。2025 年,非洲各国更是出台一系列推动智能手机普及的政策,如南非取消低价智能手机奢侈品消费税、推出平价智能设备计划,MTN 向预付费用户提供低价 4G 手机,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依托运营商分期计划降低购机门槛等,这些政策极大地刺激了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,使其成为全球手机厂商全球化探索中的香饽饽。

传音的非洲护城河,能挡住小米们吗?

自 2017 年起,传音凭借先发优势和本土化策略,长期占据非洲半数市场,被誉为 “非洲之王”。然而,随着市场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涌入。在 2025 年一季度,传音在非洲的市场份额降至 47%,下滑了 5 个百分点。同期,三星、小米、OPPO、荣耀在非洲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21%、13%、3%、3%,排名第二至第五。
如今,各大手机厂商对非洲市场的布局更加深入和本土化,纷纷借鉴传音的经验。小米在非洲推出的 Redmi 10A 和 12C,售价仅 75 美元和 95 美元,极具价格竞争力。Canalys 高级分析师 Manish Pravinkumar 指出,2024 年四季度,小米在非洲实现 22% 的增长,得益于在西非国家的积极市场扩展以及年末消费者互动活动。Realme 借助 Note 系列增长势头,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实现 70% 的同比增长。
尽管竞争激烈,但传音在非洲仍拥有深厚的根基和难以复刻的优势。在渠道方面,线下购买是非洲主要消费模式,传音通过与夫妻店、批发商等独立零售渠道合作,建立了完善的三级经销商体系,这不仅为其产品销售提供了广泛的覆盖,还成为获取市场一手信息的重要途径。在此基础上,传音还发展出了售后服务品牌 Carlcare、家电品牌 Syinix 以及 3C 产品配件品牌 Oraimo。Carlcare 服务网点超 4000 个,覆盖非洲、中东、东南亚、南美等地区,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手机维修、充电和话费充值等一站式服务。华鑫证券研报显示,在非洲各地,传音手机广告随处可见,品牌深入人心。2024 年,非洲市场为传音贡献了 227.19 亿元营收,占总营收近 4 成,且该地区毛利率高达 28.59%,远高于其他市场,体现了传音在非洲市场的强大稳定性。
不过,传音在非洲市场也面临着挑战。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中,100 美元以下的入门级智能机销量占比 30%,100 - 199 美元的中端市场智能机占比 42%,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中低端。对于曾在中国市场竞争的手机厂商而言,进入非洲市场是产品由上至下的降维,但难点在于本地化和当地运营能力的构建。而传音作为以非洲为大本营的企业,在提升产品价位方面受限,若要拓展市场空间,需要挖掘消费力更高的群体,难度较大。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曾评价传音,虽聚焦蓝海市场用户需求,但生意模式护城河不够宽,优势在渠道和价格,劣势在技术和生态,这也正是传音当下在非洲面临的困境。

跳出手机做生态,传音能再次伟大吗?

面对诸多挑战,传音积极寻求破局之道。在一季度回答投资者提问时,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手机业务稳健发展,强化中高端产品突破,加大研发投入,在影像、AI、充电、基础体验等技术领域打造产品价值点,提升中高端产品竞争力。
传音的破局方向主要有两个:一是拓展业务,放大生态价值;二是开拓更多市场,将品牌推向非洲以外的地区。
在业务拓展方面,近年来传音不断加码布局手机市场之外的新增长业务。在电子领域,旗下数码配件品牌 Oraimo、家用电器品牌 Syinix 以及售后服务品牌 Carlcare 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,涵盖 AI 智能眼镜、智能音箱、智能手环、电视、空调、洗衣机等。为解决非洲电力短缺问题,传音投入研发储能相关产品。有消息称,传音已成立 “出行事业部”,启动面向非洲、拉美市场的电动两轮车业务。在软件方面,传音联合 Google、Facebook、网易、腾讯等打造了 Boomplay、Scooper、Phoenix 等多款月活人次破千万的独立 APP,尝试软硬结合的发展方向。随着业务线的拓展,传音的研发投入显著增加,今年 1 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比去年同期增加 1.08 个百分点,尽管投入成本暂时较高,但这是在竞争加剧环境下,传音构建自身稳定性的必要举措。
在市场拓展方面,传音自 2016 年左右开始尝试进入印尼、印度、越南等市场,采用低价策略,但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、距离中国市场近,价格竞争激烈,传音难以在当地占据头部位置。从 2024 年年报来看,传音在东南亚的毛利率仅 17.66%,增收不增利。近几年,传音进一步开拓拉美、中东市场,在中东推出差异化定价策略,在拉美与当地经销商达成长期合作。然而,在向外拓展的过程中,传音遭遇了与其他市场相同的竞争对手,各大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开辟新市场,传音在非洲市场所拥有的时间差优势难以复制。
尽管面临重重困难,守住非洲基本盘,横向拓展更大市场,纵向在非洲深入开展数字化、智能化探索,仍是传音前行的必由之路。传音在非洲市场积累的深度本地化经验,值得所有全球化企业学习。例如,传音针对非洲消费者需求,开发出适合深色皮肤的美颜功能,推出主打音乐功能并随机赠送头戴式耳机的机型,以及防寒防摔机型等。欣孚咨询创始人宋欣认为,传音在非洲击败苹果、三星的关键在于打造符合非洲人需求的手机,满足非洲消费者在拍照、音乐等方面的独特审美和需求。传音旗下音乐平台 Boom Play 收录大量非洲本土音乐家作品,这是其他音乐软件难以做到的,真正做到了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心理和消费习惯,实现了产品的本地化。
在当下市场多元化、竞争激烈的环境中,全球化并非简单地用标准化产品开拓市场,而是需要深入融入当地,理解消费者,这对品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传音在非洲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,只有具备足够的耐心和长期投入的决心,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取得成功。

作者:杏鑫娱乐




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杏鑫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