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饼与 PUA:好的管理,绝不按时兑现承诺
日期:2025-07-17 16:40:05 / 人气:5
上一节我们聊了经理如何做绩效考核,也透析了绩效考核的本质:
公司层面,协助公司做员工评价,随后分配资源;
经理的层面,如何用资源激励员工,让他们接下来继续为自己卖命;
可以认为:绩效考核后的资源分发,是经理兑现承诺的一种行为,其结果是员工对公司和对上级的信任度都提高了。但资源是有限的,每次到承诺兑现时必定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,所以每次绩效面谈既是对过去的回顾,更重要的是要为将来画饼,不然来年谁还为你卖命?
除此之外,画饼不仅发生在绩效考核周期,还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,特别是在项目面临危机、资源匮乏时,画大饼几乎是经理唯一可以激活团队的管理工具,所以什么是画饼?
一、画饼

画饼指管理者通过提出宏大的目标、愿景或承诺,以激发员工动力、吸引人才或获得外部支持的一种策略性行为。这种行为通常包含未来的蓝图和期望的成果,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路径和保障措施可能尚未完全明确。
对于经理来说,画大饼没那么复杂:它是一种 “空间换时间的行为”,经理承诺未来的收益,换取员工一段时间的努力。
一个人可以提供三种类型的饼:
公司体系赋予的饼:在公司体系下,所有可以承诺的资源如图所示(此处可补充具体资源图示说明)。
个人情感纽带带来的饼:区别于公司体系,经理还有个人的情感纽带可以出售,比如吃饼的同学会被挪到靠上的象限,最近的可以变成嫡系团队,后续会享受更多特权。
个人影响力带来的饼:除此之外,如果经理本身在社会上也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,比如是行业大牛,意味着你还可以额外提供两种饼:专业饼,你能带给下属不错的专业能力,帮他们做职业规划,提升他们的未来估值;信任置换饼,因为你是专业靠谱的,所以其他公司或其他人会认为你推荐的人也是靠谱的,这是一种信任链延伸。
综上,个人影响力是一种完全跳出公司框架的饼,换了地方依旧能吃!所以下个问题就是:如何让自己画的饼变得有效,其实也就是什么样的人画饼特别有效,换个角度来说,这也是经理进阶的秘诀。
二、有效画饼
与其说什么人画饼有效,不如回答这些人有什么特质:
信誉被验证过:过去有成功兑现承诺的记录,或通过行动证明自己值得信赖。这种人,即使饼暂时无法完全落地,别人也会因为对他们的信任而继续跟随。
感染力沟通者:具备超强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,能让人对未来的画面心生憧憬。俗称大忽悠,他可以通过语言、行动、肢体、情感链接,激发团队的热情与动力。事实上,员工知道他其实大概率并不能兑现承诺,只不过因为其强大的表达力,员工认为他有更多的可能,愿意继续追随。
资源控制者:掌控核心资源,让画的饼有实际兑现的可能性。公司高管、行业大 V,天然具有巨大号召力,他们不会轻易画饼,但一旦画饼就会想方设法实现。
专业大 V:在专业领域有深厚积累,能带领团队提升技能、解决复杂问题。乐于分享知识和经验,让下属从学习中看到个人成长的未来。专业能力和经验让团队对未来发展路径更有信心,觉得跟随领导是 “稳赚不赔” 的投资。
人情味:人在面临高压力或不确定性时,往往更容易被人情味和真诚情感打动。有人情味的领导,不仅通过饼激励员工,更用情感增强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和归属感。这里的核心不是让员工感到未来有希望,而是感到自己不会被抛弃。
以下是具体的一些画饼技巧。
三、画饼的技巧
画饼,是管理者用未来的愿景和承诺激励团队的一种策略性工具。它不仅是一门管理手段,更是一种科学。优秀的画饼者能在不同情境下,灵活运用坚定与模糊的平衡,激发团队的热情、信心与执行力。以下是我几年前会用的一套画饼方法论:
Purpose:画饼必须围绕清晰的目标展开,不是为了画而画。重点在于:目的是吸引人才、提升士气、突破瓶颈,还是推动关键项目?将目标与团队的使命、利益以及个人成长挂钩,让员工感到努力有意义。
Audience:不同的人对饼的需求不同,画饼必须因人而异,做到个性化激励:分析团队成员的需求:如成长型员工更关注技能提升,稳定型员工更在意安全感。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的 “饼”,让每个人都感到 “饼为我量身定制”。
Inspiration:愿景是画饼的核心,用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画面让团队对未来充满憧憬:用数据、故事或实例增强愿景的可视化效果。描绘成功后的画面,让员工看到成就感和价值感。一定要注意,这里的愿景更多要围绕员工成长和利益展开,比如:跟着我一起完成这个 AI 项目,半年后你再跳槽,工资得涨 50% 以上!
Navigation:愿景如果没有实现路径,就会沦为空头支票,就算是假的,你也得煞有其事地帮他设定一条:拆解目标为阶段性任务,并制定清晰的时间表。提供一些支持,并给予定期指导,增强其执行信心。
Trust:画饼能否被接受,最终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值得信任,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兑现承诺。如果兑现不了就要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,并且要学会转移矛盾,表示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,因为 HR 什么的所以难以兑现。
模糊与坚定的平衡:在画饼时,管理者需要根据目标的可实现性调整语言表达方式。如果是目标明确、资源充足、可控性强的饼,管理者需要用坚定的语气表达,让团队确信目标一定能实现。最好是召开项目启动大会,在会上庄重地作出承诺,比如:我一定会兑现承诺,这是我存在的意义,如果不能兑现,我就滚蛋!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和路径,比如:未来三个月内完成第一阶段任务,确保年底前大家能拿到奖金。但如果目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或资源有限时,用模糊的方式承诺,避免因无法兑现而损害信任。这个时候就不要开大会装逼了,最好把关键的人拉到会议室小房间,用柔和的语气悄悄表达,就像诉说一个秘密:我们会尽全力争取实现目标,但需要大家共同努力,那时候你就是最大的功臣,有我的一份就有你的一份。
关键要素:其实画饼也不是非要兑现,你不能强行给员工喂下去,得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吃,这里有很多技巧:
满足现实与心理需求:画饼必须兼顾现实性和心理性,让员工既看到目标的可能性,也能感受到过程的意义。
部分兑现,激励全体:偶尔资源不足以完全兑现,就可以分阶段兑现部分目标,积累团队对愿景的信任感,让他们相信这张饼是可以吃到的。我曾经最骚的一次操作是:老板承诺项目完成后给团队 50 万奖金,我先要了 5 万元,第一天拿着现金全部发出去了。数额也不大,但每个同学手上拿着几千现金的时候,那张脸都笑烂了!
注重情感链接:管理者的真诚关怀是画饼成功的重要因素。有人情味的画饼更容易获得团队的支持,即使短期目标难以达成,员工也愿意继续追随。
最终方法论如下:具体实施步骤如下:
结语
无论如何美好,画饼的本质都是一种自身信用透支,如果能兑现就是自信;不能兑现就是欺骗。所以,是画饼就一定会有反噬。于是,这里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画饼,而在于如何画饼、兑现饼,以及如何管理期待。如果你预估画饼难以兑现,至少要前置两点操作:第一,让员工能学到东西;第二,让员工感受到温情;如果能兑现部分,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这里的关键是要让员工有那种补偿感,以及你确实也无能为力。画饼,是一种平衡艺术,既要激发员工的激情与信任,又要避免不切实际的承诺引发的信任危机,所以一定要慎重使用。过度画饼可能让团队失去对领导的信任,甚至导致组织士气崩塌。最后,任何承诺的本质,都是一场与现实的博弈。画饼的艺术,便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期待之间找到那个既令人心动,又让人踏实的平衡点。
作者:杏鑫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人类与AI的终极对决:当“险胜”...07-17
- 长沙热浪里的生存图鉴:一个北方...07-17
- 画饼与 PUA:好的管理,绝不按...07-17
- 面试陷阱深度解析:避开误区,赢...07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