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8份工作,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爱搞副业?
日期:2025-05-08 14:54:33 / 人气:6
一、副业现象普遍
在当今社会,搞副业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。凌晨两点的南京紫金山麓,30岁的李政宁背着登山包陪伴陌生人爬山,这只是他八份工作中的一份。白天,他又化身咖啡师、线上配音员、宠物托管师等,凭借精准的时间管理和周到的服务,日收入突破2500元,只为攒钱去南极。像李政宁这样的斜杠青年越来越多,他们顶着多重身份,对抗经济压力,对抗无聊生活,对抗职业危机。

二、搞副业的原因
(一)应对职场不确定性
当下,35岁危机、AI替代焦虑、经济周期波动等不确定性持续笼罩职场。当代职场人将副业视为职场第二生存曲线,以此实现自保或自我突破。例如,影视业受到冲击,拍戏机会减少,配角戏约更不稳定,很多演员面临无戏可拍、无进账的困境。北漂男演员周瑞,有着十几年的拍戏经验,但因戏约不固定,生活收入不稳定。于是他利用熟悉镜头语言的优势,在业余时间做短视频,讲述拍戏日常和影视圈规则,吸引大批粉丝。流量做起来之后,他趁机直播带货,短视频带来的收入帮助他改善了生活,也让他能更轻松地应对没有戏约的日子,更踏实地追求演员梦。现在短视频虽然不及当初兴起那般火爆,但红利仍在,现已成为普通人成名、致富的最快途径之一。不仅普通人跃跃欲试,就连一些名人也纷纷披挂上阵,开启自己事业的第二春。《情深深雨濛濛》里雪姨的扮演者王琳、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都加入了直播买衣服的行列。
(二)发展兴趣爱好
部分人搞副业是为了发展兴趣爱好,赚钱则变为顺便的事。张宇识,37岁,是北京某大学的老师,戴着眼镜,透着儒雅憨厚的气质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脱口秀演员,与大学老师身份形成强烈的反差。2016年,张宇识从北大获得理学博士,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做科研,工作中和人交流的机会比较少,这让从小口才较好、健谈的他找不到表达的机会。当时刚刚流行的脱口秀一下子点燃了他的兴趣,凭着上学期间表演相声的功底,他在29岁那年偶然抓住一次尝试脱口秀的机会,此后就成为了一名业余脱口秀演员。一开始,他在北京脱口秀俱乐部表演,后来就到酒吧、咖啡馆、剧场去演出。“场次不定,没有主业稳定。”演出多的时候一周有六七场,少的时候连一次都没有。出场费差异也特别大,小剧场一次只有几百元,而商务活动一次有十几万。张宇识的脱口秀每次表演10 - 20分钟,内容多与科普和科学辟谣相关,观众则以年轻人为主。多年下来,张宇识已在圈内小有名气,但他没有和任何公司签约,主要是担心自己的自由被干扰,其副作用就是曝光度受限。然而,张宇识很享受目前的状态,因为一直被自己的主业(大学老师)和副业相互滋养着。他的工作本身有科研性质,做科普脱口秀进一步传播了自己的专业知识。而随着参加综艺后曝光度的提升,无论在高校圈还是脱口秀的圈子,“自己更容易被别人认识”。“在脱口秀领域,我个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,也有更多的潜力提升收入。”张宇识告诉我们。他非常鼓励年轻人在有精力的情况下发展副业,“尽量拓展更多方向来接触社会,副业还能与主业相互融合,甚至有一天变成自己的主业”。
(三)追求自我实现
还有一些人搞副业是为了从心而行,活出自己。年逾古稀的“斜杠老年”方励倾家荡产、耗时八年拍出的《里斯本丸沉没》去年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。至今,他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斜杠身份。据《南风窗》报道,1992年他第一次创业建立劳雷工业公司,就是以提供地球科学探索的仪器系统综合服务为主业。从2000年开始,他涉足影视行业,成立了劳雷影业公司。于是白天做科学发明,晚上做电影,成了方励的日常。
作者:杏鑫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白敬亭潮牌又陷质量风波,明星品...05-08
- 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盛大开园,限...05-08
- “全球店王”北京SKP股权变...05-08
- 一天8份工作,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爱...05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