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美团的一点点信心
日期:2025-09-13 16:04:35 / 人气:5
近年来,挑战美团的对手层出不穷。大众点评近日宣布“重启”品质外卖服务,并发放2500万张大额消费券,以应对高德进军点评业务。这是继京东和淘宝之后,第三位冲击美团的玩家。此前,滴滴、抖音等也曾向美团发起挑战,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试图撼动这位本地生活服务的巨头。
随着产业变迁,本地生活领域的进入门槛逐渐降低,但其战略地位却在提升,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。最令人担忧的时刻莫过于抖音凭借流量优势强势切入本地生活市场,年度GMV目标甚至定到了美团到店酒旅成交额的一半。市场一度忧虑短视频平台会攻陷美团,颠覆其“现金牛”和护城河。
然而,随着本地生活竞争进入深水区,抖音的威胁逐渐被市场淡忘。回顾互联网行业的历次大战,无论是千团大战、打车大战还是社区团购大战,初期规模扩张迅猛,但最终只有少数玩家能够幸存。这揭示了竞争的另一面——一个行业的真正门槛不在于“启动”,而在于做精、做细并持续领先。
一、外卖起量容易,精细运营却像走钢丝
电影《逆行人生》中,外卖员围着“单王”大黑索要路线图“秘诀宝典”的情节,曾让观众感到生硬。然而,随着外卖大战的爆发,外卖配送中的种种问题,如配送延迟、骑手找不到位置等,让人们意识到“准时送达”这一习以为常的服务体验并非易事。
外卖配送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,不仅需要高效的地图导航,还需要系统快速匹配距离最近且经验丰富的骑手,同时准确预估商家出餐时间,以避免超时。订单量激增后,行业超时率上升,“配送超时”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之一。
稳定的履约能力是用户体验的核心。美团管理层强调将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增加补贴,以确保价格竞争力和稳定的履约体验;阿里也在运力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。然而,外卖并非“赚快钱”的生意,配送费、佣金和广告变现的提升空间有限。
尽管各平台通过冲单量追求规模效应,但外卖行业的规模效应相对有限,无法与全国性电商相比。提升配送效率、保持履约稳定,成为关键。美团通过不断迭代“订单分配”算法、推出“出餐宝”提醒骑手出餐时间、铺设外卖柜等措施,努力提升配送效率。2024年1-10月,美团外卖的总体超时率控制在0.75%。
新玩家虽然将智能化派单系统作为标配,但要将系统优化到极致,仍需长时间的经验积累。外卖行业的长期利润微薄,美团将长期利润定在“一单一块钱”(约3%),而其他玩家大多处于亏损状态。外卖业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精雕细琢,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亏损。
二、即时零售下半场,打的是复杂“系统战”
即时零售的兴起,标志着零售业态的深刻变革。如今,消费者可以通过外卖平台购买从空调到3C数码、日百绿植等各类商品,享受快速送装服务。家电履约曾被视为即时零售的难点,但现在这一壁垒正被逐步打破。
即时零售不仅改变了消费习惯,还加速了新一代购物方式的普及。95~05后的“少登消费者”更倾向于选择身边三五公里的实体商业,追求即时满足。数据显示,即时零售月活用户增长速度超过综合电商,用户规模已达后者的一半。
即时零售的竞争不仅仅是流量的竞争,更是需求精准匹配、仓配合理调度、多样运力协同等综合能力的较量。卖一件衣服需要从众多款式、颜色、尺码、品牌中选出高动销商品;3C数码产品则要求精确的参数、颜色和品牌匹配。配送环节不仅要求平稳可靠,还需兼容退货、换货等售后逆向链路。
新玩家纷纷建仓、血拼单量,以期在实战中积累数据、打磨模型,为精细化运营打下基础。美团在“本地消费”领域已占据先机,拥有年轻群体和一二线城市高净值人群这一核心客群,到店酒旅、点评等业务与本地生活紧密相连。美团闪购用户消费频次高、客单价高、复购率高,且与外卖、酒旅等业务高度协同。
小结
美团不断被挑战边界,成为话题中心。然而,零售形态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“边界”日益模糊。线上用户见顶,纵向发展受限,企业只能横向寻求增长。即时零售成为下一片蓝海,消费环境剧烈变化之际,更多玩家参与进来,试图重新洗牌。
在竞争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,平台的胜负筹码或许不是最重要的。重要的是,谁能持续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,谁就能在这场游戏中继续前行。美团凭借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领先优势和深厚的用户基础,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。
作者:杏鑫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阿里巴巴,股价创近 4 年新高09-13
- 如何当好一个职业董事长:基于曹...09-13
- 罗永浩悬赏 10 万元,公开征集西...09-13
- 对美团的一点点信心09-13